解釋
1.英明的君主
《左傳·成公二年》:“大夫為政,猶以眾克,況 明君而善用其眾乎?”
[唐]駱賓王《宿溫城望軍營》詩:“還應雪漢恥,持此報 明君。”
[明]劉基《擬連珠》之六八:“去奢尚儉, 明君所以弭邪侈。”
2.舞名
[宋]樂史《綠珠傳》:“綠珠能吹笛,又善舞《 明君》。”
分類
•中國歷史上的明君可以分四種:
奠基創業、統一天下的開國之君,如秦始皇、漢高帝、漢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等。
繼業守成、開創治世或盛世的賢君英主,如漢文帝、漢和帝、唐玄宗、明成祖等。
承天命於宇廈將傾、社稷飄零的衰世,勵精圖治、中興家國的中興之主,如漢宣帝、唐憲宗、遼景宗等。
雖沒有開創國家和締造盛世也沒有中興國家,但是卻鞏固了身後國家的待興之主,如晉明帝、魏孝文帝、陳文帝、周武帝、周世宗、清太宗等。
歷代明君
眾說紛紜的“三皇五帝”當為聖君,夏商周開國之王亦為明君。自夏朝以來,可以說歷朝歷代基本上都有明君,如雲的明君,閃耀著歷史長河,他們繪畫出了中華民族一幅幅絢麗的時空色彩,造就了華夏文明一次次永恆的輝煌。
•比較被認同的明君
夏朝
姒禹
姒啟
姒少康
姒杼
姒槐
姒泄
姒不降
姒扃
姒發
商朝
商湯王成湯(子姓,名履)
商文王太甲(子姓,名至)
商昭王沃丁(子姓,名絢)
商宣王太庚(子姓,名辯)
商景王太戊(子姓,名伷)
商前平王河亶甲(子姓,名整)
商穆王祖乙(子姓,名滕)
商文成王盤庚(子姓,名旬)
商惠王小乙(子姓,名斂)
商襄王武丁(子姓,名昭)
商後平王祖庚(子姓,名躍)
商定王祖甲(子姓,名載)
周朝
•西周
周武王姬發
周成王姬誦
周康王姬釗
周穆王姬滿
周恭王姬繄扈
周孝王姬辟方
周宣王姬靜
•東周
周莊王姬佗
周考王姬嵬
秦朝
秦始皇嬴政(前246年~前210年)
漢朝
•西漢
漢高帝劉邦(前202年~前195年)
漢惠帝劉盈(前195年~前188年)
漢文帝劉恆(前180年~前157年)
漢景帝劉啟(前157年~前141年)
漢武帝劉徹(前141年~前87年)
漢宣帝劉詢(前74年~前49年)
•新朝
新太祖王莽(8年~23年) (因改革失敗導致新王朝加速滅亡)
•東漢
漢光武帝劉秀(25年~57年) (劉秀斬殺 王莽 後,遷都洛陽,恢復漢朝)
漢明帝劉莊(57年~75年)
漢章帝劉炟(75年~88年)
漢和帝劉肇(88年~105年)
三國
曹魏
魏文帝曹丕(220年~226年)
魏明帝曹叡(227年~239年)
魏少帝曹芳(239年~254年) (254年被 司馬師 廢為齊王,274年病逝)
魏高貴鄉公曹髦(254年~260年) (曹髦既無諡號,也無廟號,高貴鄉公是他做皇帝之前的官爵)
蜀漢
蜀先主劉備(221年~223年)
蜀後主劉禪(223年~264年)
孫吳
吳太祖孫權(229年~252年)
吳少帝孫亮(252年~258年)
吳景帝孫休(258年~264年)
兩晉
西晉武帝司馬炎(266年~290年)
西晉懷帝司馬熾(307年~311年)
東晉明帝司馬紹(322年~325年)
東晉成帝司馬衍(325年~342年)
東晉穆帝司馬聃(344年~361年)
東晉孝武帝司馬曜(362年~396年)
十六國
後趙
後趙明帝石勒(319年~333年) (爭議)
成漢
成武帝李雄(304年~334年) (爭議)
前涼
前涼文王張駿(324年~346年)
前涼世宗張重華(346年~353年)
前燕
前燕景昭帝慕容儁(349年~360年)
前秦
前秦宣昭皇帝苻堅(357年~385年)
後燕
後燕成武帝慕容垂(384年~396年)
北燕
北燕文成帝馮跋(409年~430年)
西秦
西秦文昭王乞伏熾磐(428年~431年)
西涼
西涼武昭王李暠(400年~417年)
後涼
後涼武宣王沮渠蒙遜(401年~433年)
南北朝
南朝宋
宋武帝劉裕(420年~422年)
宋景帝劉義隆(424年~453年)
宋孝武帝劉駿(453年~464年)
南朝齊
齊高帝蕭道成(479年~482年)
齊武帝蕭賾(482年~493年)
南朝梁
梁武帝蕭衍(502年~549年)
梁武陵王蕭紀(552年~553年)
梁孝元帝蕭繹(552年~555年)
南朝陳
陳武帝陳霸先(557年~559年)
陳文帝陳蒨(559年~566年)
陳宣帝陳頊(569年~582年)
北朝魏
魏宣武帝拓跋珪(386年~409年)
魏明元帝拓跋嗣(409年~423年)
魏太武帝拓跋燾(423年~452年)
魏獻文帝拓跋弘(465年~471年) (471年將皇位傳給拓跋宏,成為 太上皇 ,於476年離奇死亡)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 (拓跋宏執政期間進行漢化,將拓跋氏改為元氏)
魏宣武帝元恪(499年~515年)
魏孝莊帝元子攸(528年~530年)
魏孝武帝元修(532~534年)
北朝周
周孝閔帝宇文覺(557年~557年)
周明帝宇文毓(557年~560年)
周武帝宇文邕(560年~578年)
北朝齊
齊孝昭帝高演(560年~561年)
隋朝
隋文帝楊堅(581年~604年)
唐朝
唐高祖李淵(618年~626年)
唐太宗李世民(626年~649年)
唐高宗李治(649年~683年)
女皇帝武曌(690年~705年)
唐玄宗李隆基(712年~756年)
唐德宗李适(779年~805年)
唐順宗李誦(805年~806年)
唐憲宗李純(806年~820年)
唐文宗李昂(826年840年)
唐武宗李炎(840年~846年)
唐宣宗李忱(846年~859年)
唐昭宗李曄(888年~904年)
五代十國
後梁
後梁太祖朱溫(907年~912年)
後唐
後唐太祖李克用(907年~908年)
後唐莊宗李存勖(908年~926年)
後晉
後晉出帝石重貴(942年~946年)
後周
後周太祖郭威(951年~954年)
後周世宗柴榮(954年~959年)
遼朝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916年~926年)
遼太宗耶律德光(927年~947年)
遼世宗耶律阮(947年~951年)
遼景宗耶律賢(969年~982年)
遼聖宗耶律隆緒(982年~1031年)
金朝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1115年~1123年)
金太宗完顏晟(1123年~1135年)
金熙宗完顏亶(1135年~1149年)
海陵王完顏亮(1149年~1161年)
金世宗完顏雍(1161年~1189年)
金章宗完顏璟(1190年~1208年)
金哀宗完顏守緒(1224年~1234年)
宋朝
•北宋
宋太祖趙匡胤(960年~976年)
宋太宗趙光義(976年~997年)
宋真宗趙恆(997年~1022年)
宋仁宗趙禎(1022年~1063年)
宋神宗趙頊(1067年~1085年)
宋哲宗趙煦(1085年~1100年)
•南宋
宋孝宗趙昚(1127年~1189年)
宋寧宗趙擴(1194年~1224年)
宋理宗趙昀(1224年~1264年)
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1294年)
元成宗鐵穆耳(1294年~1307年)
元武宗海山(1307年~1311年)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1311年~1320年)
元英宗碩德八剌(1320年~1323年)
明朝
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
明成祖永樂帝朱棣(1402年~1424年)
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熾(1424年~1425年)
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1425年~1435年)
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鈺(1449年~1457年)
明孝宗弘治帝朱祐樘(1487年~1505年)
明穆宗隆慶帝朱載垕(1567年~1572年)
明神宗萬曆帝朱翊鈞(1572年~1620年)
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1620年8月~1620年9月)
明思宗崇禎帝朱由檢(1627年~1644年)
明紹宗隆武帝朱聿鍵(1645年~1646年)
清朝
清聖祖康熙帝玄燁(1661年~1722年)
清世宗雍正帝胤禛(1722年~1735年)
清高宗乾隆帝弘曆(1735年~1796年) (弘曆於1795年將皇位禪讓於 嘉慶帝 ,成為太上皇,並於1799年病逝) (爭議)
清德宗光緒帝載湉(1875年~1908年)